家乡新疆克拉玛依市生态环境改善引来小鸟歇脚
克拉玛依这座曾经“没有水,没有草,鸟儿也不飞”的戈壁城市,如今成了鸟儿降临的宝地。
1958年建市、新中国石油长子一克拉玛依,坐落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常年干旱少雨,地表荒漠化严重,自然植被稀少,从1955年发现油田到2000年引水工程竣工前的45年里,一直处于缺水的状态,达不到大部分鸟类甚至是有蹄类野生动物的生存条件。
现在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尤其是鸟儿在迁徙途中选择在克拉玛依停留,这是“引水工程”给克拉玛依带来的改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克拉玛依开始对市区及周边进行会战式的绿化改造和城市工业、生活用水的无害化处理,优其是“引水工程”竣工及玛依湖区恢复后,形成了克拉玛依的小气候。全市绿地覆盖面积不段增加,各项绿化指标新疆领先,并形成了“一条河、一片湿地、四片森林、六个湖泊”的生态系统,从而吸引了更多的野生动物和鸟类前来栖息和繁殖。
近年来,众多鸟儿选择在克拉玛依停留安家,据克拉玛依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收录的鸟类有121种,其中40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鹰隼、鹅喉羚、戈壁狼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在市区周边频频出现,让人欣喜。这些珍稀野生动物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就印证了克拉玛依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